很多人問我,為什麼推共享汽車、在台灣適合嗎?客觀數據分析,每台車一天平均用不到2小時,既然使用率不高,就有利基推「共享」,且如果共享汽車做得起來,除了增加停車位周轉率外,更能提升都市交通效率。

過去曾有個論點,認為一旦共享運具太過盛行,很多人就不買車了,其實未必。因為每個人對於用車的心態不一樣,有的很理性,有的人卻充滿感性,如果是從擁有車輛、或是愛車成痴這塊出發,他還是會買車。

就像這幾年捷運一直開通,但汽車銷售還是沒太大變化,想要有車的人就是存在,不可能叫他不買,甚至多數人把車當作「個人空間」,希望在車上放自己的東西、開車時放喜歡的音樂,他也不會接受共享。

更何況,共享運具再怎麼普遍,都不會比停在自己家裡方便,有些人就是不想多走那幾步路,所以他還是要買車。所以我說,多種運具就提供多種組合,會比擁有單一交通工具更具綜效,這絕非零和的概念。

其實「共享」是對的,很多人抱怨台北市不好停車,其實想想,有多少車是沒在開,佔住停車位的。如果今天有個共享環境,路上很多車子,讓想用車的人隨時隨地都能租到,需求就能夠被創造出來,情況也會不同。

好的攝影構圖能讓觀者快速明瞭拍攝主題。照片充斥太多元素會不知道該注意什麼;主題占比太小,也會造成「意義不明」的狀況。好的構圖是用「減法」篩除較無相關性的元素,務求畫面簡單、清晰。舉例來說,想拍攝餐桌上的花瓶,最好的構圖是以花瓶為攝影主體,排除周邊雜物。如果把整個飯廳都拍進去,觀者很難一眼就明白主題是花瓶;即便縮小範圍到餐桌,假設花瓶、菜餚和餐具都以相近比例放進畫面,同樣難以突顯主題。放大花瓶在畫面上所占的比例,才能讓人一看照片就知道誰是主角。照片構圖應依想呈現的主題而定,不過,觀察周遭有哪些「副主題」,適時運用「加法」,也可以替照片增加意境。自行添加風格相符的小東西來豐富畫面,也是一種方法。例如拍攝可愛的飾品時,可以在底下墊上粉紅色的布當作襯底。

這些過去不租車的人,開始租車了,這些被租的車輛使用率就會提高。對經營者來說,因為使用率提高,就要定期汰換,汰換速度會比個人戶早很多,增加婚紗攝影車市婚紗攝影銷售,屆時共享運具將與傳統車市銷售互利共生。

舉個例子,除非是極端的換車,否則一台車開個10年、15年不為過,如果用車習慣從自有改成共享,經營者每3年就要換掉一次車,等於換3到5次車,這中間多出的汰換數,就創造新車銷售,是種生生不息的經濟循環。

持平而論,共享共用比專享專用更經濟、更具效率,台灣因Youbike帶起共享經濟浪潮,提供租賃汽車很好的切入點,若能夠提供合理價格、形成口碑,使用習慣就會慢慢養成,共享運具的未來發展,也就值得期待。

拍婚紗照的方式越來越多變,有的婚紗攝影公司推出了故事特輯,讓大家翻閱婚紗照的時候像是在看著一本故事書一樣,從第一張照片開始訴說著新郎新娘的相識、相遇,開始接續著墜入愛河,開始第一次約會的雀躍,第一次出國的興奮,第一次見到對方家長的羞澀,與最後步入禮堂的浪漫,原來拍婚紗照也能有這麼多新奇的方式,把愛情濃縮成一本故事和輯,光是想像都能想到那是多麼浪漫,這種拍婚紗照的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年輕夫妻們喜愛,也成為婚紗攝影的熱門方案,也讓新郎新娘有機會能在拍婚紗照的同時,再度走訪所有帶有記憶的場景,走在充滿回憶的小路上,看著時光在這些風景留下了多少新的痕跡,也象徵愛情長跑度過的幸福時光,再度將當初純純的愛戀飄起幸福的粉紅泡泡,再步入下一段人生階段時,顯得更有儀式感與紀念的意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昭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